• <p id="rerlk"></p>

    1. <acronym id="rerlk"><strong id="rerlk"></strong></acronym>
      <p id="rerlk"></p><p id="rerlk"></p>
      <td id="rerlk"><ruby id="rerlk"></ruby></td>
      <acronym id="rerlk"><strong id="rerlk"><address id="rerlk"></address></strong></acronym>
      首頁 新聞中心 鎮江新聞 鎮江輿情 金山熱評

      點燃“敢為”的引擎,讓每個干部敢動“爭”格

      2023-03-17 10:03

      “新征程上,江蘇要勇挑大梁、走在前列,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抓好當前。”全國兩會期間,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催人奮進。干事創業,關鍵在人。今年新春伊始,省委省政府便發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動員令、進軍令,全省多地紛紛推出支持和鼓勵“干部敢為”的政策舉措,鍛造敢為善為的干部隊伍。(3月16日《新華日報》)

      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?;赝h的百年奮斗史,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、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,開創一個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,都是“敢”字當頭拼出來、干出來、奮斗出來的。還記得改革伊始,一部叫做《喬廠長上任記》的小說曾風靡一時。面對工人積極性缺失、干部之間矛盾重重,主人公“喬廠長”能夠勇敢地說“就得這么干”。眾多讀者視他為敢負責、敢挑擔、敢改革的代表,發出用人制度“不改真的不行了”的感慨。讀者的感慨,折射出群眾們對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干部的渴求。

      “敢”字當頭,放膽去闖,就是要將“爭”置頂顯示、加粗高亮。無論要“敢為”“敢闖”,還是要“勇挑大梁”“走在前列”,都要有必“爭”的決心、敢“爭”的干勁、善“爭”的本領。不講“難不難”,只論“該不該”。黨員干部要拿出“初生牛犢不怕虎”的勇氣,下定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決心,在教育、醫療、養老等人民群眾“急難愁盼”處發力,變“要我干”為“我要干”,變“推著干”為“爭著干”,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、急難險重的第一線、服務發展的最前沿,敢于“攬活兒”“較真兒”,多接幾次“燙手山芋”,多當幾次“熱鍋螞蟻”,從而錘煉過硬的能力本領。

      遇事無難易,而勇于敢為。有關部門也要打好正向激勵、反向鞭策“組合拳”,增強以上率下、以點帶面“引領力”,破除“洗碗效應”,為“敢闖無人區”、“偏向虎山行”的干部壯膽撐腰。全面激活干部敢為的“一池春水”,特別是要促使干部敢于走出舒適區,讓優秀干部“冒得出”、躺平干部“下得去”、受處分干部“回得來”。要打破甘當“二傳手”、在崗“磨洋工”、遇事“?;^”、困難面前“推脫繞”、關鍵時刻“掉鏈子”等“神仙副職”現象,激勵黨員干部用勤勞的雙手、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。

      置身新時代,有為才有位。抓落實、干事業,不能停留在嘴上說說、紙上寫寫,需要撲下身子真抓實干;“敢為”“敢闖”更不能空喊口號,需實實在在見行動、出成效。黨員干部要將“爭”的精氣神貫穿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、各方面,把來自群眾的“考題”作為自己的“課題”,積極回應群眾的新期待,敢闖敢干、行致穩遠。(路梓萌)

      責任編輯:張寧

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